人們總說《暴雨驕陽》是一齣經典電影,能引起觀眾反思,牽動他們的情緒。我在毫無準備下觀看這齣電影,也是羅賓威廉斯的代表作。這是我第一次觀看他主演的作品。戲中的基丁老師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,在以成績為一切的名校中,以別出心裁 、獨樹一格的方式帶領學生欣賞文學和詩歌。他的精神更感染一群同學,令他們成立早已廢棄多時的「古人詩社」,也鼓勵自小在父母權威管教下成長的尼爾(Neil)追尋自己的演戲夢,並在演戲夜一舉成功。
這是一部有關教育和師生關係的電影,雖稱不上感人至深,但某些情節的確觸動到我。不善言辭且內向的 Todd 在一次文學課上,被熱情的基丁老師即場邀請創作詩歌。基丁老師鼓勵他拋開旁人的眼光,並即場輔助他,讓他的才能湧現出來,發掘自己具有文學創作的靈魂和潛質。看見他在老師帶領下創作出詩歌的那一剎那,我也同為他感到驕傲、歡喜和感動。到電影最後,機頂老師要離開時,古人詩社的成員和其他同學一同站在桌上,對他說「O Captain My Captain」時,我也很感動。而基丁老師付出一切,希望讓Welton中學的學生跳出框框思考,追尋自己的夢想,可是最終卻不敵傳統體制及一眾守舊的學校理事們,只得委身而出。我認為任誰看過這齣電影,都會想擁有像基丁老師般循循善誘的良師。
其實不只是五六十年代的美國,就算在今日香港,教育的問題仍然困擾著一代代孩子和父母。香港的教育制度一向被稱為填鴨式教育,即使在制度下「一試定生死」的文憑試中,也有隱隱談及這問題。2013年文憑試中文科寫作題其中一題便是「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,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」。這短短一題,觸動很多一向在父母嚴厲管教下成長,抱有「贏在起跑線」思想的新一代父母的內心,亦引起大眾思考,究竟成長為何?教育的意義又是什麼?所以,當我看過這部電影,更深感一位良師給與其學生的啟發之重要,也使我不禁感慨香港教師的掙扎。他們既要肩負作育英才的重任,又要處理大量學校行政事務,而且面對新一代的種種挑戰,學生在成長上遇到的難關也不容忽視。
但願在未來的日子,各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毋忘初心,朝著努力啟發和培育下一代的方向邁進。